“中国专家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创始人
2025-01-07 11:01:54
0

  清晨5时,中国援塞拉利昂第十四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友良早早起来,为当天的工作做准备。这天,他要带领专家组成员前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郊区的奥古农场,为当地农户进行两场技术培训。

  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海岸,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一直是中塞深化友好合作的重点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向塞方派遣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合作。如今,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塞进一步加强种植、畜牧、农机等领域合作,推动更多中国农业技术和经验落地,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实现减贫。

  一年多前,李友良带领专家组抵达塞拉利昂后,立即开展了一系列调研。针对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专家组从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提供优良农资两方面入手。2024年1月,专家组在奥古农场举办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培训现场,当地学员纷纷提问:“玉米株行距多少?”“一窝能不能留两棵苗?”“什么时候施肥最好?”中国专家朱林一一仔细回答。“大家听课时的专注眼神,让我决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当地农民传授更多技术和经验,让他们能学以致用,提高收成和收入。”李友良说。培训结束后,奥古农场农民协会主席史蒂芬·法拉代表全体学员向专家组表达诚挚感谢。他说:“马上就是玉米播种季,中国专家给我们带来优质玉米种子和肥料,还为大家培训种植技术,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

  两个多月后,中国专家再次前往奥古农场。李友良介绍,这次他们带来了一台崭新的微耕机,以便开展农机实操培训。“以前,我觉得机械操作很难,今天参加完培训,我发现微耕机操作原来很简单!”培训结束后,农机手莫里丝·居苏开心地说。

  按照技术规范播下种子,在中国专家多次实地指导下,当地玉米产量达到了每公顷6至8吨。在同中国驻塞大使王擎考察奥古农场后,塞拉利昂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部长亨利·帕卡表示,感谢中方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塞农户大幅提升产量。塞方希望与中方共同努力,在塞推广奥古农场示范种植项目的成功经验,造福更多塞拉利昂民众。

  当地农民法塔玛塔在地里挑了几个大个玉米棒,摘下来送给王擎说:“这是我按照中国专家传授的方法种植的,结出的玉米个头大、籽粒饱满。我喜欢中国玉米品种和中国技术!”

  “中国专家举办的技术培训,让大家受益匪浅。我们之前种植的玉米品种有10多年没更新,退化严重,每公顷产量只有2吨左右。玉米新品种促使产量大幅提高,我们的收入也显著增加。中国专家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法拉说。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塞拉利昂也受到冲击。中国多次向塞方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并援助机械设备用于加强水稻生产,为塞培训农业领域专业人才,支持塞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目前,中国援塞第十四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专家组已经在塞组织召开技术培训10余场次,培训300余人次。在执行项目的3年期间,中国专家将在当地试验示范中国水稻、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选育高产品种,帮助塞提高粮食产量,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徐全参与采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中央气象台:黄淮地区及四川盆地...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四川、陕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强降雨;江南...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 环...   中新社华盛顿7月11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11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
云南5名“网红”涉嫌诈骗被抓 ...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郭某云等人涉嫌诈骗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以下简称:《通...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韩国男子持两把刀坐在日本车站地... 携带刀具坐在站台的韩国男子被警方逮捕(富士电视台)  海外网6月6日电据日本朝日电视台6月6日报道,...
让年轻人真正成为婚礼主角   婚礼作为人生中最荣光的时刻之一,其仪式感正在被部分年轻人轻视,甚至“抛弃”。近年来,以无接亲、无...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