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探讨:办好科技期刊需要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
创始人
2024-12-28 00:00:42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12月26日,在2024年科技期刊服务高质量创新发展案例发布会上,科学家、期刊行业专家以及各类科技期刊负责人坐在一起,共同探讨科技期刊建设。其中,编辑团队人才队伍建设这一话题被反复提及。

  《植物保护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高峰提到,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每个科技期刊的重中之重。

  “期刊的发展过程中,能取得目前的成绩,离不开历届编辑的努力付出和辛苦工作。”高峰说,“编辑团队需要敏锐捕捉科学热点,精准对接公众需求,推动科学知识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她专门提到,办期刊需要的人才,得具备专业知识与学术素养、科普写作与传播能力、策划与选题能力、创新思维与技术应用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公众需求洞察力等核心素质。

  “编辑不仅要能准确理解科学内容,还需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策划有吸引力的选题,并结合新媒体技术,探索多样化传播形式。”高峰说。中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杨保华也提到,期刊的主编、编委团队非常重要,团队的科学敏感度,决定了期刊的定位和品质。

  “要允许主编、编委团队慢慢沉淀一份期刊的力量,去沉淀出一批好论文,沉淀出一批核心作者,最终,沉淀出期刊的影响力。”杨保华感慨。

  杨保华用“蒸包子”来比喻“办期刊”,她形容,办期刊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能只盯着某个指标去发力”,就像蒸包子不能隔一会儿就掀开看看蒸熟了没有,“那可能皮儿熟了馅儿没熟”。

  “编辑部团队一定不能被单一的指标牵着鼻子走,急于求成。”杨保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强调。

  到底该如何加强科技期刊人才培养,提高编辑团队的水平?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张莹谈到,要“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岗位设置”。

  “引进的人才,首先要对期刊工作要有热爱,同时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有开放的心态。”张莹说。

  在岗位设置方面,张莹认为,应当充分发挥编辑团队中每个人的优势特点和积极性,“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合力”。此外在培养年轻人时,还可以通过开放学习的培养方式,比如推荐青年编辑去参加全国性的青年大赛、积极鼓励青年编辑牵头负责某项活动等等,全方位提升青年编辑人才的素质。

  “另外,我们在新媒体建设方面,也在注重多元化人才培养。”张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他强调,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多元化的人才布局,在全国新闻出版领域领军人才、长春光机所副总师、Light执行主编和品牌总监白雨虹研究员的带领下,近年来,Light学术出版中心培养了10余位专业博士编辑人才,包括科学编辑、技术编辑、运营编辑、媒体编辑、海外兼职编辑等。

  正如高峰总结的那样,人才队伍建设是期刊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高效协作能力的编辑团队。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新华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主办,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奥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