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敲响人类警钟,全球建立预警系统,亚洲多国纪念印度洋海啸20周年
创始人
2024-12-27 09:22:03
0

  【环球时报驻印尼、泰国特派记者 李培松 杨一】20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1级强震,引发的巨浪席卷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等十多个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约23万人死亡,170万人流离失所。这是世界近代史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难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卡迈勒·基肖尔本月26日表示:“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为全人类敲响灾害风险的警钟。”

  印尼拉响三分钟警报

  印尼是受这场海啸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约有17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6日早上,位于印尼亚齐特区班达亚齐市的拜图拉赫曼大清真寺响起长达三分钟的警报声,以此拉开亚洲各地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不少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聚集在亚齐祈祷并参观集体墓地。人们还将在海滩上举行守夜悼念活动,当年许多来此过圣诞节的游客在这场海啸中丧生。

  在泰国,人们聚集在攀牙府班南肯渔村的海啸纪念馆里参加烛光守夜活动,并举行防灾减灾论坛。美联社称,海啸夺走了泰国8000多条生命,至今仍有400具尸体无人认领,多人失踪。

  数百名印度人聚集在泰米尔纳德邦南部城市金奈的海滩边举行纪念仪式。他们将牛奶倒入海中祈祷,并在阵阵鼓声中为死者献花哀悼。官方数据显示,印度有1万多人在海啸中丧生,仅泰米尔纳德邦就有7000多人。

  斯里兰卡有超过4万人在海啸中丧生。26日,全国各地的人们为遇难者默哀两分钟。而在距离该国首都科伦坡以南约90公里的帕拉利亚,人们登上修复后的“海洋女王”号列车悼念遇难者。当年,“海洋女王”号在海啸中被冲走,近2000人遇难。

  幸存者至今难掩悲痛

  尽管已经过去20年,但不少幸存者仍旧对海啸发生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谈起亲人的离去难掩悲痛。

  今年27岁的印尼幸存者德丽莎在接受该国安塔拉通讯社采访时表示,20年前的强震和海啸彻底改变了她和家人的生活。当年只有7岁的德丽莎因为这场灾难失去了母亲、兄弟姐妹和自己的左腿。德丽莎说:“至今我都无法忘却那场海啸。我被海浪卷走时是我看到母亲的最后一刻。”德丽莎一直试图从这场悲剧中走出来,但亲人的离去和身体的残缺让一切变得没那么简单。她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借鉴,“灾难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我希望人们做好充分准备并提高认识,以减少未来灾害发生时的风险。”

  50岁的泰国幸存者索姆内克至今仍生活在当年发生海啸的班南肯渔村。20年前,她与丈夫出海捕鱼时遭遇海啸,他们的一个儿子在灾难中丧生。“每当警报响起,我感到浑身冰冷。”索姆内克说。同样生活在这个村庄的努昂杜安差在灾难发生时只有20岁,她的数名亲人因海啸遇难。努昂杜安差表示,每次看到大海她都会感到恐慌,咆哮的海浪声让她至今无法安然入睡。

  全球建立预警系统

  2004年海啸发生时,印度洋尚未建立海啸预警系统,印尼亚齐特区等地在灾难发生时没有收到任何警报,许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海啸发生后,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在短短18个月内建立起一个针对复杂灾害的有效早期预警系统。

  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数据,全球27个国家的海啸预警中心可以在地震发生10至15分钟内收到海啸威胁警报。如今,高风险地区超过75%的沿海社区可以收到海啸预警信息,而2004年这一比例还不到25%。

  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基肖尔表示:“我们不能忘记2004年的历史教训。投资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和灾害教育就是投资我们孩子的未来。”基肖尔表示,随着气候灾害风险增加,只有从过去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并采取行动,才能将悲惨的记忆转化为更安全、更有韧性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