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千年古城展“新”韵
创始人
2024-12-24 20:02:07
0

  央广网扬州12月24日消息(记者顾炀威 王纪民)扬州,有着逾2500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南北交融、风貌古朴、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古城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空间载体,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40年来,扬州坚守对古城风貌的尊重和保护,走出了一条“小尺度、绣花功、本土化、渐进式”的更新路径,以古城之美,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修旧如旧 留住历史

  作为扬州明代旧城内唯一的历史街区,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最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至今还保留着1000余户老居民,袁荔就是其中一位。

  “我从小在仁丰里长大,18岁离家时,整条巷子都是破破的,没有路灯,电线杂乱无章地遍布在巷子上方,上厕所只能去公厕,那时候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袁荔回忆道。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仁丰里面临着居住条件较差、房屋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2014年起,扬州对仁丰里实施了改造和提升。

  “我们坚持‘微更新’的理念,推动主要道路修缮、房屋修缮、电线下地、消防提升和景观提升等,以改善仁丰里的居住环境。”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宣传委员朱涓说。

  现在的仁丰里(上)和2017年以前的仁丰里(下)对比(央广网发 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供图)

  “2021年为了陪孩子读书,再回来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大变样了。”在袁荔眼中,仁丰里的微更新并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活气息,反而让街道更加漂亮、居民生活更加舒适。

  朱涓告诉记者,她希望未来的仁丰里既能留住老居民、保留传统韵味,吸引游客体验老扬州风情,又能继续创新文旅场景,吸引年轻人打卡,成为扬州文旅的新名片。

  古巷肌理、历史建筑、新兴业态、本土风情……在这里相生相融,续写老扬州原汁原味的新故事。

  由民而生 因民而兴

  城市的更新从未止步于政府的推动,与仁丰里相距约1公里的皮市街就是一条由老住民和创业者共同自发形成的文化街区。

  这条不到700米的老街,自明清两代开始便是商贾云集的“皮货一条街”。近些年,它又成了扬州的“网红街”。

王军修复古籍(央广网记者 顾炀威 摄)

  “十几年前的皮市街街道是非常狭窄的,两边都是居民区,并没有现在沿街的商户。”王军创立的古籍书店是自皮市街改造拓宽后,最早进入皮市街创业的商户之一。

  “皮市街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它并不会强制要求每一家店铺都要统一规划,而是允许它们发挥各自的特色。”王军认为,这种“自由生长”的发展模式,让皮市街生长迅速,并充满生命力。

  “网红”如何“长红”?除了创业者的自发热情,政府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党工委委员李增勤是皮市街变迁的另一位见证者。

  据李增勤介绍,皮市街在2006年就进行过一次道路拓宽改造,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状况。2012年左右,一些具有文化气息的代表性商铺开始进驻皮市街,慢慢吸引更多文艺小店加入进来。2018年左右,政府开始注重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文化活动的打造,不断提升皮市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航拍皮市街(央广网发 皮市街管理办公室供图)

  从最初的12家店铺到如今近百家文旅商户的集聚地,皮市街的业态日益丰富多元。如今,皮市街“名声在外”,大家提到它,都会想到它的文艺范儿,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感受古城扬州的魅力。

  与古为新 步履不停

  广陵路是扬州城的缩影,承载了这座城市最精华的历史文脉,浓缩着老扬州人的记忆乡愁。

  2022年,扬州市广陵路改善更新项目建筑师孙菲初到广陵路时,“破败的城乡接合部”是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这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扬州最为繁华的地段。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公众的参与和政府的支持,让这条曾经繁华的街道重焕生机。”孙菲说。

  据了解,广陵路改善更新项目是江苏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又是扬州市区重点城建任务。项目围绕广陵路“一街”以及原苏北电影院片区、刘庄片区、周扶九盐商住宅片区等“八片”开展更新改造工作。

2023年空关闲置的苏北电影院(央广网发 扬州广陵文旅集团供图)

  广陵路上的这家苏北电影院,见证了往昔的人潮涌动到后来的荒凉落幕,它带着老扬州的情怀沉睡了无数个春秋。而今,它在孙菲设计团队的手里,重新被“唤醒”。

  今年9月26日,随着围挡的拆除,更新改造后的苏北电影院再次展现在市民面前。“那天来参观电影院的人很多,不少阿姨身着旗袍、手持丝巾,结伴而来,找寻年轻时的回忆。”孙菲希望以渐进式的更新,挖掘建筑自身的价值,最终帮助它们回归原本的身份。

今年改造后的苏北电影院(央广网记者 顾炀威 摄)

  扬州所理解的古城更新,是让古城记忆“活起来”,让老街古巷“靓起来”,让历史文脉从古城肌理中“走出来”。

  如今,漫步在瘦西湖畔,抬头不见高楼大厦的突兀身影;徜徉于扬州老城区,只见新建筑巧妙地融入老街,与百姓生活和谐共生;吃早茶、探小店、逛古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梭在扬州的大街小巷,游玩打卡。

  扬州,推动古城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复兴,书写古今交融的新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