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 多亏了长江禁渔
创始人
2024-04-26 11:18:04
0

  记者从4月25日举行的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2021年全面实施禁渔以来,各地各部门协同配合,持续攻坚,基本实现了顶层设计、安置保障、执法监管、保护修复的既定目标,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非法捕捞隐患较多、执法监管能力不足、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缓慢等困难问题。

  从成效上看:

  目前我国已推动出台渔民安置保障、禁捕执法监管、资源保护恢复、禁渔效果评估等70多项政策;

  对退捕渔民逐一建档立卡、分类施策、跟踪帮扶,多渠道提升就业社保水平,15.4万多名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22.1万多名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养老保险;

  沿江持证渔政执法人员达到1.04万人、比全面禁捕前增加了4倍,中央预算内投资10.6亿元专项支持各地执法条件建设,基本形成了人防技防结合、专管群管并重的执法体系。

  经过3年多高压严打,2023年长江干流规模性非法捕捞案件比2020年下降了65%,群众举报非法捕捞数量同比下降了20%,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高发频发态势。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的禁渔效果评估和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

  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由禁渔前最差的“无鱼”提升了两个等级;

  长江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达到1249头、增加了237头;

  长江刀鱼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分布水域洞庭湖,禁捕效果初步显现。

  专家指出,长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5年,禁渔10年这些鱼可以得到2—3个世代的休养生息,有些才能基本形成长江水生生物种群规模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良性循环。

  从生态现状看,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6个评价等级中,目前仅恢复到“较差”等级,历史上流域内曾经分布的鱼类中仍有120种、占比1/4的鱼类尚未监测到,中华鲟、长江鲟等旗舰物种仍处于极度濒危状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
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清廉龙江”微信公众号消息,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原总经理王立宪涉...
南方有较强降水过程 内蒙古东北...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三天南方地区有较强降雨,关注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