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获悉,欧盟各成员国代表将于9月25日举行正式投票,以确定是否对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关税。
随着这一决定性投票进入倒计时,中欧双方的磋商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在这一磋商关键时刻,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定于9月19日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谈。
这一关键时期举行的中欧经贸领域高层会晤牵动了中欧各方的神经。不少欧洲有识之士表示,此次难得的面对面会晤为中欧达成共识提供了良好契机,期待欧盟方面认清并接受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并非基于补贴这一事实,放弃有损自身利益的加征关税计划。
中国电动车优势源自补贴?
欧洲民众并不这么看!
自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以来,欧盟委员会一直声称,中国电动汽车价格便宜,与欧盟国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并一厢情愿地认定,这一巨大价格优势是中国政府向这一利润丰厚的行业投入巨额补贴的直接结果。对此,亲自驾驶过中国电动汽车的欧洲民众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欧洲民众 博克睿:我亲自驾驶过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电动汽车,也驾驶过理想SUV。可以说,它们是非常好的车。我还很期待驾驶新款电动汽车问界M9。我的一个朋友就有一辆,他告诉我这辆车比他之前的奥迪Q7更好。说到优势,我不得不说,从我的经验来看,中国的电动汽车的舒适度和质量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甚至最高的水平。驾驶体验也很好。
博克睿指出,中国国内市场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这极大推动了中国车企在生产能力、价格成本和性能创新方面脱颖而出。一些新兴尖端技术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标配,而这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一个巨大优势。
实际上,博克睿的观点代表了欧洲市场的普遍共识: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不是基于补贴,而是基于产业规模、整体供应链优势以及市场激烈竞争与不断创新。同时,成熟的工业制造能力与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所保证的优质高效产能,使得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深受欧洲民众的喜爱。欧洲民众也表示,欧盟不应该给消费者增加负担,消费者有权自由购买自己心仪的汽车。
欧洲民众 米兰:我认为重要的是汽车的生产方式。如果是在本地用更可持续的方法生产的,我觉得购买这里生产的电动汽车更好,但如果在中国是用良好的技术和负责任的方法生产的,也许购买中国电动汽车会更好。
欧洲民众 哈桑:作为普通人,我希望在这里能够自由地选择中国或者欧美生产的电动汽车,这是正常的市场竞争。我愿意购买中国电动汽车。欧盟应该公平地对待中国企业,而不是对美国企业进行偏袒,因为电动汽车最终是有益于世界、有益于保护环境的。这事关全人类,不是个别国家的。
以补贴为由加征关税
站不住脚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所谓理由——产业补贴政策,其实源于美欧。全球各国普遍采用这类政策在产业发展初期支持其快速发展。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购置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
根据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报告,中国的补贴政策已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而退出市场。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欧盟27个成员国已有20个国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财政支持,且欧洲国家补贴政策范围广、补贴力度大,对于购买纯电动车型补贴普遍在4000欧元左右。对此,明眼的欧洲消费者也清醒地认识到,欧盟以补贴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欧洲民众 博克睿:欧盟委员会说,需要征收关税是因为中国制造商从政府补贴中获得资金。我想说的是,欧洲、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使用产业政策,并为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生产提供数十亿欧元的补贴。我认为,说补贴是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理由,这是误导。
“保护主义”并不能
“保护”欧盟利益
出口到欧洲的汽车包括很多在中国制造的欧洲品牌。例如,德国的三大车企,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都在中国设有工厂,并将大量产品返销至欧洲当地,而欧盟加征反补贴关税注定将反噬本土企业。欧盟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与立场在欧盟成员国内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9月17日在柏林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双方重点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进行深入坦诚交流。哈贝克表示,德方支持自由贸易,欢迎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对欧投资,不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方业界提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欧中下一步磋商奠定良好基础,期待欧委会作出建设性回应。德方将敦促欧委会同中方寻求妥善解决方案,尽一切努力避免贸易冲突。
自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以来,一些欧盟成员国、车企组织和欧洲民众等各界持续发出反对声音,认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带来严重负面后果。
欧洲民众 博克睿:我认为第一个后果当然是消费者要支付更高的费用。它减少了选择,迫使人们更长时间地使用陈旧的、带来污染的技术,因为它推高了购买电动汽车的价格。但我认为长期后果更加严重,因为这会推迟向低碳社会的过渡,从而阻碍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绿色转型。
日前,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文章称,电动汽车市场停滞不前,欧洲汽车行业对可能无法实现2025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担忧日益增加。据彭博社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正准备要求欧委会将2025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推迟两年。媒体披露的草案中写道:“欧盟正面临危机,当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低迷。欧盟整体汽车市场要想符合2025年排放规定,电动汽车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中的占比则应达到20%至22%。然而,这一比例在乘用车中不到15%,在轻型商用车中则更低。”
总台记者 朱曦莉:欧盟想要“保护”的汽车行业之所以“站出来”质疑欧盟的产业政策,是因为欧洲汽车行业看到,欧盟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导致消费者对购买电动汽车持观望态度,这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欧盟的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还将阻碍欧盟推进零碳目标的实现以及欧盟自身的绿色转型。实际上,欧盟的“保护主义”做法并不能“保护”欧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