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日前宣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10日展开对美国的国事访问。7月,岸田将再次赴美参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这将是岸田文雄作为非北约成员国领导人连续三年参加北约峰会。美日领导人互访并不新鲜,但这次岸田访美尚未成行就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原因在于互访可能进一步强化美日同盟关系。
一
美日结盟的核心依据是《美日安保条约》。该条约正式生效于1960年6月23日,它是日本在二战战败后放弃组建国防军,美国在日本驻军,同时为日本国家安全提供保障的法理依据。美国无疑是《美日安保条约》的主导方,这决定了该条约的核心目的是确保美国的利益。在美国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演变过程中,日本日益成为美国战略的“马前卒”。
根据日本《自卫队法》,首相和防卫相构成日本最高指挥当局。此前,在防卫相下设统合幕僚长一职,与美军的参联会主席对等。2022年12月,日本政府发布《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权威文件,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由“专守防卫”向“先制攻击”的重大改变。依据这份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日本在防卫省下属设立统合司令部。
2023年1月,美日外长加防长“2+2”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日本将设立统合司令部。今年2月9日的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自卫队法》修正案,正式确认在日本防卫省下建立常设统合司令部(即“联合作战司令部”)。统合司令部司令的位阶相当于上将,将统一指挥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等力量。日本2024财年防卫费专门为此编列了经费,统合司令部在防卫省内成立,预设编制240人。
日本统合司令部的设立,是为了便于美日之间展开联合军事行动。在此基础上,美日领导人在华盛顿的会晤,将敲定一项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的计划。现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驻日美军人数多达5.4万人,如何在美军和日本自卫队之间加强指挥、管控等合作,以增强协同作战能力、加强战备,双方一直在探讨新的方式。重组和加强驻日美军司令部可能涉及修改《美日安保条约》的相关内容。
美日之间此举与战备紧密相关。驻日美军司令部隶属美国印太司令部。美国印太司令部驻地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和日本之间的距离达3500海里。在美军看来,战争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远在珍珠港的印太司令部很可能难以即时掌握东亚战场情况,命令的传递也可能不及时、被阻隔等,强化驻日美军司令部的建设是实战所需。驻日美军司令部的重组可能包括提升司令的军阶,授予某些临机处置的战术指挥权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增强战场指挥的敏捷性、灵活性。
美军在韩国驻军的总兵力约2.9万人,在东亚是仅次于驻日美军的军事存在。美日、美韩联盟关系由来已久,但是,由于海岛主权归属争议和历史问题,韩日关系不睦是达成美日韩三方军事联盟的主要障碍。
但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上任以来,采取明显的亲美友日政策。2023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峰会,发表《戴维营精神》《戴维营原则》和《协商约定》三份文件,这意味着美日韩三边联盟基本成形。
2022年5月,亲美的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随后菲律宾不断派公务船、军舰强闯中国仁爱礁邻近海域,挑衅滋事,还极力拉拢域外势力介入南海事务,为其侵权挑衅行径撑腰打气。这是菲律宾积极追随美国战略,充当遏制中国棋子政策的结果。2023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菲律宾。在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表示,美国在菲律宾现有5个军事基地的基础上,将再增加4个。两国联合声明还强调,“菲美联盟坚如磐石”。
与此同时,日本也大力加强与菲律宾的关系。2023年2月,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正式访问日本,日本承诺向菲律宾提供1500亿菲律宾比索(约合27亿美元)的投资,菲律宾则表示愿意加强与日本的安全合作。当下,岸田文雄4月10日访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也将随后抵达,美、日、菲将举行三方会晤,并确定美、日、菲此后定期举行联合演习,其形成三方联盟的趋势愈加明显。
二
从广义上说,2011年11月,当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APEC峰会上高调宣示“重返亚洲”,计划在2020年前将60%的海空兵力部署在亚太地区时,其战争准备已经开始。近年来,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实施,美日紧锣密鼓地推进战争准备。
一是大幅增加军费投入。从2017年到2024年,美国的年度军费开支已经从6000亿美元飙升至近9000亿美元,短短8年时间,其年度军费开支在绝对数额上增加近50%。专门针对亚太地区设立的“太平洋威慑倡议”专项,从2021财年开始时的22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25财年的99亿美元。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的防卫投入一直低于GDP的1%。但近年来,日本防卫费不断攀升。最近,日本政府发布2024财年防卫预算,数额高达7.9496万亿日元(约合557.6亿美元),较2023财年增加16.5%,创历史新高。
二是充实武器弹药储备。俄乌冲突给了美国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冲突竟然导致由美国等数十个国家组成的援助乌克兰集团的弹药储备几乎耗尽,而生产能力又不足以弥补。因此,在美国看来,以现有储备和弹药生产能力应对“大国竞争”,显然是不够的。
2019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为美国研制、生产、部署《中导条约》所禁止的各类导弹开了方便之门。美军各军种尤其是驻印太地区部队,纷纷宣布导弹发展和部署的计划,试图在印太地区打造一堵由各军种导弹构成的“导弹墙”。
为了化解目前援乌弹药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是为未来“大国竞争”进行实战准备,拜登甚至不惜老调重弹,祭出老旧的“民主国家兵工厂”概念。日本的工业底蕴和技术储备都非常雄厚,放日本军工生产这只“老虎”出笼也成为美国的战略选项。
三是加强战场建设。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基地,既是美军存在的基本依托,也是其兵力作战出发阵地。近年来,美国大力加强关岛的战场建设,包括增强陆海空基地的防空能力、抗打击能力、冗余通信能力等。
美国空军一方面加强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机场建设,使其具备起降C-17、C-130、F-22、F-35、B-52、B-2等战略轰炸机和战术飞机的能力,另一方面依据“敏捷作战”思想,在帕劳等周边岛国和岛屿建设小型、简易机场,“这既可在战时分散对手火力,又可迷惑对手,并提高己方生存能力”,企图在与同等对手的高强度对抗中,赢得优势和先机。
三
迄今,美日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发展演变历程。驻日美军也经历了征服者、占领军到盟军的演变。美日同盟关系的核心是《美日安保条约》,主导者是美国。美日加强同盟关系和加紧实战准备,归根结底也是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一点,不仅是我们认知美日关系,而且也是观察分析其发展走向的基本点。
未来,美日防务合作将会进一步深化。2023年8月,美国政府决定修改驻日美军的指挥体制,以建立“战事发生之际”统一调动日美部队的体制。今年2月,日本即宣布成立“统合司令部”。下一步,在确立日本统合司令部的权限、组织结构、指挥体制、流程,实现对自卫队各种类部队的统一指挥方面,日本防卫省以及统合司令部需要更多地听取美军的意见,借鉴美军的经验,并符合与美军联合作战的需要。
美日强化同盟关系必然会显著恶化地区局势。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在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由一个覆盖全球的联盟所组成的精细体系支撑的。”在北起日本、韩国,南至菲律宾的这一区域,美国已经构建起以美日为核心,以美日韩为北翼,美日菲为南翼的联盟体系。美国的“大国竞争”国家安全战略,促成其与日、菲勾连结盟,已日益成为地区最大的安全威胁。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
吴敏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