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弟子”在吉林:进深山 学采参
创始人
2024-08-09 13:53:11
0

  中国青年网白山8月9日电(记者 张秋红)8月8日,参加“‘洋弟子’在中国——吉林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的外籍青年走进长白山,跟随采参人崔长安学习传统的采参方法。

  据介绍,早在公元3世纪中叶,就已经有人采人参。采参习俗流传于吉林省抚松县一带的长白山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参经过历代放山人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禁忌等构成的独特民间习俗。

  “洋弟子”的师父崔长安是当地有名的采参行家,行业内称其“崔把头”。当日清晨,崔把头及其两位助手带领“洋弟子”进入山林寻找人参。

  崔把头为“洋弟子”讲解采参方法。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秋红 摄

  “棒槌!”“什么棒槌?”崔把头与他的两位助手一呼一应。崔把头指着不远处一株长着红花的植物向“洋弟子”介绍:“我们将人参称为‘棒槌’,当发现人参后,要这样大喊一声,这叫‘喊山’。”随后,崔把头将人参的枝叶拴上“棒槌锁”,再依次完成抬参、挖参、包参的过程,动作娴熟地向“洋弟子”作着演示,并讲解其中的细节和经验。“洋弟子”们兴奋又好奇地看着这株神奇植物,开始自己尝试采参。

  “洋弟子”体验采参。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秋红 摄

  “为了拿起来顺手,工具一定要放到右手边。”“手一定要稳,如果人参须被破坏了,将会影响它的价值。”“洋弟子”在自己动手采参时,崔把头不时提醒他们。三位“洋弟子”合作挖出一根人参后,刚果金留学生陆佳兴奋地举起人参与师父崔把头合影。“很好玩,但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体验采参后陆佳颇有感触。

  采摘完人参之后,崔把头会将枝叶上的花籽埋入土中,“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他说,“这是为后代留下的,三十年后,这里还会长出新的人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云南5名“网红”涉嫌诈骗被抓 ...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郭某云等人涉嫌诈骗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以下简称:《通...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日月谭天丨警惕!“台湾有事就是...   打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旗号扩军备战、插手台海,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令人警觉。  当地时间...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