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北上南下”人才流动书写“双向奔赴”新篇章
创始人
2024-07-07 14:55:44
0

  新华社香港/广州7月6日电 题:大湾区“北上南下”人才流动书写“双向奔赴”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禹丽贞、梁嘉骏、李思佳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从“北上”创业的香港青年到“南下”寻梦的内地英才,无数人在大湾区这片热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带着梦想与激情,跨越城市与区域的界限,共同书写着人才流动“双向奔赴”的新篇章。

  香港青年逐梦前海

  前海,一块约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一头连着香港,一头连着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从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到不断扩容的基础设施新通道,再到不断深化的机制、规则衔接进程,5年来,前海日益成为吸引广大青年创业就业的沃土。

  “85后”香港青年刘佳是大湾区“北上”创业浪潮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名香港青年,我在深圳发展有10多年的时间,已经把家安在了深圳。我们来到这里,既有创业和就业等方面政策的支持,住宿等相关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刘佳海外留学归来时,就决定到深圳发展。从贸易公司的一名打工人,到创办跨境电商平台,他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跨境贸易。如今,他在前海运营创业孵化器星创中心,为更多港澳青年在内地实现梦想助力。

  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为前海港资企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统计数据显示,前海目前有港资科技企业2433家,今年1月至4月港资科技企业在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领域实现营收223.64亿元,同比增长95.7%,一批高成长性的港资企业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大健康等领域发展迅速。

  “我见证了前海的发展,它也陪伴着我的成长。”刘佳说,“现在大湾区已经实现一小时生活圈,而且24小时畅通无阻,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到这一片科技高地和创业沃土。”

  “新港人”的新起点

  与刘佳的“北上”创业不同,郭林选择“南下”香港,开启他的人生新篇章。作为一位在深圳工作8年的内地人士,郭林今年决定来到香港,将公司的业务推向国际化。

  “和我的不少客户一样,我选择来到香港,也是看到香港作为内地与世界接轨重要通道的优势。而且这两年香港的政策对大湾区的支持非常给力。”郭林说。

  郭林创办的佰辰国际投资咨询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为不少中小企业主提供咨询。近些年,他亲眼见证越来越多的客户将业务由内地拓展到香港,从而实现营收突破。

  “香港特区政府为新来港人士做的配套服务特别好,它设置了专门的人才服务办公室,还帮助解决子女教育问题。”郭林说,“香港这几年涌现出很多机会,我们努力拼搏,以赢取更多的可能性。”

  据统计,近5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成功吸引超过10万名新来港人才,他们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才流动新趋势折射经济活力和城市互补优势

  从业20年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郑楠,对于大湾区人才流动趋势有着深入观察。她表示,近年来大湾区人才流动“北上南下”“双向奔赴”趋势背后,是大湾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区域内城市的互补优势。

  “在人才流动上,早期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行业热点驱动,比如移动互联网、金融、游戏等,随着大湾区独特地理位置优势的凸显,经济发展向外求索,新一代出海潮正以粤港澳为中心向外拓展。”郑楠说。

  她认为,大湾区内的企业和机构更加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为人才的双向流动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通过人才的交流和碰撞,带来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一个月前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参加一场人力资源峰会时,郑楠观察到一个令她兴奋的现象:“很多北美华人精英得知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都非常积极主动、充满好奇,他们很想知道‘大湾区有哪些政策和机会’‘如果回来,去哪个城市比较好’。我认为他们已经感受到大湾区的吸引力。”

  她认为,大湾区人才流动的活跃离不开更高层的政策引导和资源加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的这5年,我确实感到人才之间、企业之间的流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有成果,我对大湾区的人才流动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随着交通的便利、技术的互通,还有一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这种趋势一定会更加明显。”

  大湾区人才共融之路越走越宽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新来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事宜小组委员会副主席严刚表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大湾区的人才交流和合作。为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大湾区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跨境流通,对于更好地推进湾区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元素。特区政府这几年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出台支援青年大湾区就业的计划,同时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等。”他说。

  严刚强调,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也吸引更多内地人才来香港工作和生活。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大湾区的人才共融之路正越走越宽。

  “从深圳和香港在共建河套高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上来看,也势必会有更多高层次人才的流动。”严刚说,“我对湾区以科技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非常有信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云南5名“网红”涉嫌诈骗被抓 ...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郭某云等人涉嫌诈骗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以下简称:《通...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日月谭天丨警惕!“台湾有事就是...   打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旗号扩军备战、插手台海,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令人警觉。  当地时间...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