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电力资源,角逐人工智能!美国科技大厂加紧布局核电站
创始人
2024-07-03 08:04:47
0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面对人工智能(AI)兴起带来的用电量飙升,停滞已久的美国电力基础设施开始捉襟见肘。因此,灵活、全天候的核能发电开始成为不断扩建数据中心以发展人工智能的科技大厂们争抢的新目标。然而,沉寂已久的核电是否真的能落地数据中心、助力美国AI发展?

  从抢芯片到抢电

  AI热潮催生的用电需求,使得美国科技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电力供应。现在,他们锁定了一个关键目标:美国的核电站。

  《华尔街日报》1日报道称,全美约1/3核电站所有者都在与科技公司就新建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进行谈判以满足人工智能需求。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将与美国最大核电厂运营商星座能源达成协议由后者位于美国东海岸的一座核电站直接供电。

  此前,在今年3月的另一笔交易中,AWS曾以6.5亿美元价格收购了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核电驱动的数据中心。此举还引起了该州消费者维权人士帕特里克·西塞罗的警惕,他称:“以前从未有人能对核电厂说,你们能提供多少能源,我们就要多少。”

  《华尔街日报》介绍称,绿色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对地理、天气条件均有要求,在没有阳光和风力的时候,供电和储能都存在问题。而全天候的核电将比其他类型的发电方式可靠得多,可以帮助科技公司在为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的同时履行气候保护承诺。

  在可持续能源期刊《焦耳》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如果谷歌将生成式AI融入到每一次搜索中,其用电量估计将上升到每年290亿千瓦时左右。这比肯尼亚、克罗地亚等许多国家的用电量还要多。英国《金融时报》称,到2026年,数据中心用电在美国电力总需求中的占比将从4%升至6%。

  不仅如此,各个大厂还在持续不断“卷”芯片,“卷”算力大模型,未来,AI用电量或将面临指数级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高耗电行业的电力需求将约是2022年的两倍多,相当于德国4年电力需求总和。

  事实上,“核电站+数据中心”的供能合作模式已经开始,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集中的地区。除了亚马逊,OpenAI也与美国奥克洛公司达成协议,在爱达荷州东南部建造了一个小型核电站为其旗下数据中心提供电力。去年夏季,微软也与星座能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通过旗下核电设施为微软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供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科技公司并没有开源建新的电力设施,而是从现有的核电厂中买电,分流现有的电力资源,《华尔街日报》称,此举引发了人们对电网可靠性的担忧。此外,对电力资源的抢占,将迫使其他电厂不得不增加天然气的发电来取代被转移的核电,阻碍美国能源转型的目标。

  一则特殊的“招聘启事”

  为了探索未来供电解决方案,微软2023年开出招聘启事,希望寻找一名核技术专家,负责评估和整合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和微反应堆,“为支持微软云和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提供动力”。同年5月,微软还与核聚变初创公司Helion签署了一项电力购买协议,计划于2028年向其购买电力,OpenAI CEO奥尔特曼正是这家初创公司的早期重要投资者。

  针对核电供能数据中心的前景,美国能源部核电加速创新门户计划创新技术负责人克里斯托弗·洛斯表示:“我们持续研究将核电与数据中心结合起来产生的经济和电力效益前景。”日前,美国还通过了《核电复兴法案》,希望为大规模新建核电站、推进新型核电技术商业化铺平道路。

  美国电力供应面临瓶颈

  此外,美国电网规划还十分老旧,即便是将核电划入AI数据中心的供电来源中,美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依然无法缓解。根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最新数据,总体需求的激增使美国全国范围内正在排队等待接入电网的发电和输电项目不断积压。

  华泰证券一位研究员近日在研报中认为,面对需求的爆发,美国的电力供给成为新的“瓶颈环节”。受审批流程和建设能力因素影响,美国新建电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并网投运平均需要5年时间,新建输电项目全流程需要7.5-13年时间。因此,在新增负荷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美国电力供需紧张、电价上涨或将成为一个长期持续趋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科技大厂开抢核电资源,首先反映了美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其次他认为,核电供应在稳定性上优于风能和太阳能,但是,将核电用于数据中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上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复杂的问题,尤其会面临来自民间的抵制。

  他补充称,核电从选址到建设再到发电周期相当漫长,至少在十年之久,指望十年后的核电解决问题也不现实。目前来看,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电力短期的重心还是油和气。

  林伯强也表示,美国电力供应增长一直很缓慢,面对AI用电需求突然的爆发,各种发展电力供应的选项纷纷涌现,从而使得数据中心非主流供电来源的核电的发展也摆在了人们的案头。不过林伯强认为,从核电漫长的建设周期来看,抢占核电资源更主要的是这些科技大厂着眼于未来的长期规划,后期如何落地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云南5名“网红”涉嫌诈骗被抓 ...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郭某云等人涉嫌诈骗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以下简称:《通...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日月谭天丨警惕!“台湾有事就是...   打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旗号扩军备战、插手台海,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令人警觉。  当地时间...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