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美国从来都是选择性阐释人权以服务其政治利益——访国际人权专家司徒博
创始人
2024-06-23 22:55:04
0

  新华社记者石松

  国际人权专家、日内瓦大爱基金会主席司徒博(英文名:斯塔克伯格)21日说,有太多事实可以证明,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有选择地阐释人权论点,以服务其政治利益,当某些人权论点阻碍其维持霸权时就会遭到美国无视。

  中国代表19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6届会议代表“对话合作促人权之友小组”等作共同发言,反对一些国家搞双重标准,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相关发言引发多方强烈共鸣。

  司徒博21日回复新华社记者的书面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加沙冲突中,美国一边希望继续保持其所谓“人权卫士”和“道德模范”形象,一边不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这正是美国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的众多实例之一。

  司徒博说,美国从来都只是以维持其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为目的,它不应被视为人道主义的典范。当今美国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无家可归者、种族主义和枪支暴力等,但美国政府往往对自身的这些人权问题避而不谈,反而是从地缘政治利益出发,以人权问题为借口抹黑攻击他国。

  在司徒博看来,美国政府正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缩小人权的概念范畴,这种做法片面且不正当。与之相比,联合国人权体系所关注的领域更加全面,也具有更广泛意义。例如“发展权”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西方社会,包括西方媒体,仍然对此采取漠视态度。

  曾经多次到访中国的司徒博强调,中国一直致力于联合国体系下的多边合作,但美国在这方面的参与度正不断降低。

  司徒博敦促西方国家“不要妖魔化它们想要打败的敌人”。他说,把人权问题武器化和工具化绝非明智之举。

  司徒博说,每个国家在人权方面都有正在进步以及尚有不足的地方,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和学习借鉴,而不应该是横加指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