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蓝——天津市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
创始人
2024-06-08 23:44:51
0

  晴天碧海,阵风带着海洋的咸鲜气息。近日,由天津企业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经过超1300海里的远航,顺利抵达作业海域,并与提前布设在深海的锚腿进行连接。

  “海葵一号”是由海油工程天津设计院自主研发的高端海洋装备,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总重近3.7万吨,最大储油量达到6万吨,按照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进行设计,寿命预计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我们突破了超大型结构物运输设计等技术难题。”“海葵一号”安装项目经理王继强说,“‘海葵一号’能够漂浮在数百米深的海面上工作,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新选择。”

“海葵一号”在运输途中(受访者供图)

  “海葵一号”是天津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海而兴的天津,聚焦打造以成套海洋装备为核心、以关键配套为支撑、以链条式服务为特色的完备产业链。

  早在2022年发布的《天津市海洋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就提出,整体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5%以上、产值规模年均增速15%以上的目标。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到锰、镍等丰富的矿藏,再到数不胜数的海洋生物,对于人类而言,海洋是一笔宝贵的“蓝色宝藏”。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如何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资源、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借由高端海洋装备,天津力图实现对海洋的绿色开发利用。

  十多层楼高、几十吨重、看着像个大烟囱……这是叠风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风力旋筒助推系统。

  “安装后能够实现船只的全生命周期受益,预计年节油率约12%,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百吨。”公司总经理李智表示,通过加强对于绿色风能的使用效率,该装备能够显著降低船只燃油消耗。

  图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在船只上投用(受访者供图)

  这家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企业,将海洋装备的绿色低碳化作为主攻方向。“我们希望将绿色节能的理念贯彻到海洋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李智说。

  以天津港保税区为代表,天津诞生了数个海洋装备产业集群,海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运维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天津,不断推动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为我国探索海洋、和平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津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所长石森昌表示,海洋经济是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蓝色引擎”也在不断赋能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郭方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英国学者、伦敦国际仲裁法院成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钱佳音】近期,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