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升起五星红旗,“蟾宫挖土”书写“中”字,嫦娥六号从月球启程回家
创始人
2024-06-05 09:39:39
0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柳直】这是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性时刻!4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后启程回家。此前人类对月球实施过多次采样返回任务,但采样地点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在这里开展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对进一步认识月球意义重大。谈及嫦娥六号任务,多家外媒用“里程碑”来形容其重要意义。路透社称,这是“中国月球和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英国《独立报》认为,探索月球背面的任务“更具挑战性”。在月球上着陆探测器本身就很复杂,而中国这次从研究较少的月球背面取回样品,并将其带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今年是中国实施探月工程20周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观测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取样返回……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基础上,中国探月工程稳步发展。美联社称,中国一直以稳健的步伐推进航天事业发展,这反映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实现了巨大增长。

  “改变太空探索格局的大事”

  根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消息, 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之后,上升器将与在环月轨道上等待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环月飞行,等待合适的返回时机进行月地转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再入大气层,计划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奔月之旅,历经近月制动、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和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分离,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表取完成后,月表呈现一个“中”字。微博账号“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发文:“我看‘中’!”与此同时,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创人类纪录”,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称,这次任务将扩大中国在国际太空竞赛中的优势,朝着载人登月目标更近一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探月任务之一”,嫦娥六号任务是对中国航天能力的一次关键考验,标志着中国努力建设航天强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评论称,中国嫦娥六号探月是一件改变太空探索格局的大事,将产生长期战略和地缘政治影响。

  嫦娥六号任务开展的务实国际合作同样引起外媒关注。俄新社报道称,嫦娥六号探测器不仅配备了中国制造的装置,还搭载了包括法国氡气探测仪、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和巴基斯坦立方星在内的科学载荷。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理查德·德格里斯在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发表文章称,预计嫦娥六号任务采集到的样品将与国际社会共享,以进行深入分析,就像中国其他空间科学任务的数据那样。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嫦娥六号任务是建设性国际合作的一个范例。

  航空专家张宝鑫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以往的月球探索任务,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主要集中在月球正面,即面向地球的一侧。这限制了我们对月球背面的了解。月球背面的样品对于理解月球的形成原因具有关键作用,也可能揭示月球在地月系统中的作用。

  任务克服多重挑战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将嫦娥四号降落月背与嫦娥五号月表采样两项任务结合,挑战更多。路透社援引欧洲航天局技术官员尼尔·梅尔维尔-肯尼的话称,在月球背面着陆非常困难,因为缺乏视距通信,必须依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来控制正在发生的事,或是将流程自动化。

  此前,人类共对月球进行过10次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联合早报》称,在中国之前,没有其他国家登陆过月球背面。这个始终背对地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地势崎岖不平。加上通信信号难以传到月球背面,探测器登陆时如何与控制中心保持联系,也是一大挑战。

  与嫦娥五号月面起飞相比,嫦娥六号从月背起飞也是本次任务的难点之一。张宝鑫表示,月球背面的特殊位置导致地球无法直接发送控制信号,形成信号盲区。我国通过发射鹊桥中继卫星,并利用其进行实时控制,以克服信号覆盖问题。尽管有了中继卫星,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遥远距离仍旧导致信号传输存在不可避免的延迟问题。

  来自月球的样品非常珍贵,月背的样品尤为神秘。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样品后,我国已经分6个批次向上百个科研团队发放月球样品258份,在月球形成、演化以及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比如证实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将月球火山活动的结束时间推迟了约8亿年。

  “月背样本可能在科学上带来无可估量的回报”,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获取的岩石,有助于探索发现有关月球起源和地质进化的答案。美联社称,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取样并返回,将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较少探索的月球背面与更广为人知的月球正面之间的差异。CNN称,嫦娥六号取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演化,并为推进中国的探月计划提供重要数据。

  中国加速推进航天梦

  今年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立项20年。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一马当先踏上奔月之路,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也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2013年升空的嫦娥三号携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了落月梦想;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把1731克月球样品带回地球,持续创造丰硕的研究成果。

  英国《卫报》称,此次嫦娥六号任务大大增强中国在203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信心。该报还称,在2026年前后和2028年前后实施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中,中国将开始探索月球南极是否有水,并在月球南极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以实现中国在203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目标。

  外媒关注到,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中国航天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联合早报》称,中国在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领域稳步向前。法新社称,中国加速推进航天梦,不断取得新进展。过去10年,中国政府为航天事业发展投入大量资源,并取得数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俄塔社称,中国正在积极发展航天事业,研发气象、通信和导航卫星以及月球探测技术,实施小行星和火星研究项目。中国空间站也已做好开展国际合作的准备。

  CNN称,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稳步进展引起了华盛顿的担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多次警告:美国正在与这个亚洲国家进行现代“太空竞赛”。他上个月似乎承认,在“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数十年后,中国的步伐正在推动美国重返月球的紧迫性。不过CNN提到,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并且与美国一样,一直希望利用其太空实力来培养国际善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上海港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   今天(4月10日),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国内首艘营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
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清廉龙江”微信公众号消息,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原总经理王立宪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