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汾水村地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车程。这个村里有个大学生创业园。
走进创业园,一副横批为“共同富裕”的对联首先映入眼帘,上联写着“集大学生才智攻坚克难开辟乡村振兴富强路”,下联写着“聚全社会力量凝心汇力实现全面小康中国梦”。在创业园的主人吴国军看来,这也是他创业的初衷和写照。
吴国军是村里第一批走出大山、考上大学的年轻人之一。2014年,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和照顾家人的需要,他辞去深圳的工作,返回家乡创业。
三江是“中国名茶之乡”,创业之初,吴国军在三江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做茶叶批发,虽然茶叶卖得还不错,但很多批发商都是赊账拿货,到年底才结账,这种经营模式导致他的规模做得越大,资金越紧张。经过几年摸索,吴国军决定转战利润空间大,而且资金有保障的电商平台。
一开始,他把包装好的茶叶上架到电商平台,却吃了闭门羹。由于没有SC认证、品牌和检测报告,产品没法在平台上销售。他决定在规范茶叶种植环节的同时,投资建厂,把家乡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出去。
在乡村创业,资金和人才的掣肘让吴国军犯了难。2017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组到汾水村调研时,了解到他面临的困难,除了出资30万元支持建设,还给了他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时任吴川市副市长的黄哲辉参与粤桂扶贫协作,到三江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他听说汾水村村民很重视教育,这些年村里出了100多名大学生,便跟吴国军商量说,要利用好村里走出去的这些大学生资源,把智囊团壮大,不然光靠自己是做不大的。
2017年当年,吴国军召集了6名返乡大学生,创建了“江川大学生创业园”,以提供就业岗位、收购农副产品等方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创业园名字中的“江川”,正是三江县和吴川市的缩写。
为了发动在外地工作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吴国军用“支部推荐+群众推优+个人自荐”等方式,召集外地大学生服务家乡。
“我们将他们称为‘乡贤’,虽然他们身在外地,但说起为家乡做点儿事,他们都很愿意出力。”吴国军说,截至目前,已有165名汾水村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园的各项工作中。
从基地的设计规划到产品加工包装设计,再到互联网销售平台搭建,大学生们各尽所能。学美术的帮忙设计包装,做软件的帮忙搭建物联网管理系统,做文字工作的帮忙撰写产品宣传文案。
除了远程提供智力支持,这些同乡大学生还时常给予亲情援助。大学生创业园在修建厂房及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时,有时会占用村民的土地。遇到村民不同意时,吴国军除了协商补偿外,还会发动村民在外读书或工作的子女来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请他们帮忙解释修路、发展产业给家乡带来的好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能理解我们在做的事,由他们出面劝说,效果很好。”吴国军说,此外,家乡的扶贫产品应季上市时,大学生们还发动所在的单位、身边的朋友采购,为家乡产品谋销路。
2018年年底,创业园的茶叶厂投产,吴国军和贫困户签订协议,以保底价收购达标茶叶,提升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为了解决农民各家种植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吴国军采用合作社统一标准化生产的方式,从源头开始抓茶叶质量。“加入合作社的农民都要按我们提供的技术标准来操作,比如怎么用肥,怎么打药,怎么采摘都有明确标准,按流程操作,从而控制成品质量。”
“按标准种出的茶叶的收购价跟过去相比,每斤至少高出2元。”吴国军说,茶叶的质量提升了上去,种茶的农户也多了起来。目前,合作社已经有2500亩茶园通过了绿色食品标准认证,有200亩通过了有机农产品标准认证,并荣获广西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名称和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22年,由于产能扩大,吴国军向粤桂协作工作组提出扩建茶叶加工厂房。经过实地详细调研,粤桂协作工作组决定拿出粤桂帮扶资金150万元帮助其扩建标准化厂房。扩产后的茶叶加工厂于2023年10月建成投产,产能由原来每天生产茶叶5000斤提升至15000斤,每天收购茶农户数,由原来的136户提升至413户,每年为汾水村集体经济增收,由原来的2.7万元提升至7.2万元。
依托创业园,吴国军还在县城成立了电商公司,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目前,创业园已拥有3000多亩三江稻田鲤鱼绿色认证基地、1200平方米黄鳝庭院养殖基地、230亩稻田综合种养基地、200亩“智慧”茶园提升等特色产业项目。据统计,2023年,创业园的产值2300万元,其中线上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江畅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在市场调研中增长本领
下一篇:暂时停留,为了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