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张亚云 见习记者 宋潞)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一些不孕女性由于对生育的期望、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会产生抑郁、自卑、孤独无助甚至恐惧等负性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她们的身心健康及治疗效果,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她们的生育能力,形成恶性循环。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生殖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李蓉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护师宋东红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就“心理健康对孕育的影响”等话题,开展了生殖健康分享。
近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了三次全国不孕不育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孕不育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和家庭的期望给她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李蓉表示:“我们调查发现一些不孕家庭,其实并没有严重的身体疾病,而是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后,产生不良负向心理情绪,从而导致生育障碍。因此对于不孕不育家庭来就诊时,给他们进行心理的疏导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与患者沟通最多的医护人员,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准确诊断与治疗,同时可缓解患者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辅助生殖心理咨询指导》针对医护人员对辅助生殖治疗患者管理、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沟通的常见问题、情景进行了详细指导。“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压力来源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的干预和措施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治疗周期。”宋东红指出。
针对因家庭因素使患者产生负向心理的问题,宋东红结合过往患者案例做了分析。“一位不孕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她的婆婆全程陪伴并照顾她,但当得知没有怀孕时,婆婆突然晕倒,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面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聆听患者的叙述来找到她们的压力源,然后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我们还要关注实施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在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前,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生育保存,对于患者后续的疾病治疗和恢复社会适应力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到患者的心理变化。疾病和治疗的折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多心理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疾病和生活的挑战。”李蓉说。
心理健康对生育过程中身体状态、治疗效果以及妊娠结局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心理状态评估可能会成为未来辅助生育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合理利用大数据及AI技术进行多元化的心理干预,是未来辅助生殖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AI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患者的心理问题,预测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心理干预。当然,即使全面应用AI技术,也不能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对患者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李蓉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