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创始人
2024-04-15 06:45:32
0

  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必须重视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全面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科技才能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技术成果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与产业加速循环迭代,转化主体和转化方式更趋多样化,场景驱动加速科技应用和迭代升级,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高效协同联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同时,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仍存在一些“中梗阻”问题,包括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构筑先发优势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仍显不足,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推动新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激励政策和监管政策存在不完善和滞后,促进新型转化载体建设的统筹设计不足等。

  系统谋划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强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和转化。大力支持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精准识别和投资具有使命导向和战略意义的重大源头技术、前沿技术、未来技术,鼓励产业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二是高标准推进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技术和数据要素流通并与资本等其他要素深度融合,健全权利保护、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三是围绕颠覆性根技术培育未来企业和产业。培养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四是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创新高地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共同体。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优化配置,推动形成集跨界创新、人才培养、无缝转化和科技投资于一体的“四链融合”机制。五是围绕新科技革命和民生问题推动新基建。加快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引领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支撑城乡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更新与再生,推进智能化、绿色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六是以新兴科技应用场景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面向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打造跨界融合场景、建设标志性场景,瞄准未来社会形态加强重大场景综合创新试验。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总体研究所研究员)

  丁明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
从延安再出发丨“超级大脑”为红...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张亚云)沿着延安宝塔区工业大道驱车前行,一栋白色建筑与远山上五色斑斓的树木相...
报告:美国儿童青少年涉枪死亡率...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今日美国》报道,最新报告显示,枪支暴力已连续三年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亡...
北京:中小学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校...   日前,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