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驿马”——中俄在文学中遇见彼此
创始人
2024-05-17 15:19:46
0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郑冬睿、魏梦佳)“啊,春天没有尽头也没有边疆!无边无际的还有理想……”前不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七届“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诗歌朗诵会暨第二届北京高校俄罗斯经典诗歌朗诵比赛上,选手们声情并茂地演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俄罗斯名篇佳作,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学生们踊跃参赛并展现出极高的水准。这充分表明,俄罗斯文学对当代中国青年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黄玫说。

  第七届“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诗歌朗诵会暨第二届北京高校俄罗斯经典诗歌朗诵比赛现场(5月8日摄)。新华社发(北京外国语大学供图)

  情感的共鸣

  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是第一部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汉译俄罗斯文学作品,因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和传播的起点。

  从普希金到果戈里、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此后一个多世纪,一批俄罗斯文学巨擘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历经时间的检验,影响了一代代中国读者。

  “我父母中学时都学习过俄语,在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深受俄罗斯经典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影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黄玫说。

  黄玫至今清楚地记得,初中时读完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后感受到的巨大震撼。“我被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我走出家门,冒着小雨走了很久,难以平复心中的激动之情。”

  自幼热爱文学的黄玫,大学学习俄语专业。博士期间,她选择了俄罗斯文学作为研究方向。

  黄玫的俄罗斯文学翻译之路,起源于博士期间参与导师所主持的果戈里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的重译项目。“我非常感谢当时导师对我的信任。”她回忆说。如今近三十年过去,她的译著已达数百万字。

  “俄罗斯文学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黄玫说,“俄罗斯文学体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国的眷恋和对道德的追求等,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相契合,因此中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俄罗斯文学,并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迷茫,俄罗斯文学给我很多心灵慰藉,与主人公和作家的精神共鸣让我在迷茫时没有那么孤独,学会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相处。”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曹雨轩说。

  “俄罗斯文学史也是一部俄罗斯思想史。通过阅读俄罗斯文学,我了解了不同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和内心求索,也让我学会以更多元的视角去认识这个世界。”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的杨晶说。

  图为翻译家草婴的《战争与和平》翻译手稿(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文学的契合

  早在普希金的时代,中国文化便在俄罗斯文学中留下了痕迹。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普希金的作品中,“中国人”和“中国的”两词出现过二十余次,均与美好的诗意相关。在他的藏书中包含有《三字经》《中庸》《赵氏孤儿》等中国书籍。

  “俄罗斯的汉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为发达。例如,托尔斯泰就曾接触过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诗人古米廖夫和作家佩列文的作品中也都出现过中国文化的元素。”黄玫说。

  俄罗斯汉学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玛丽亚·谢梅纽克见证了近年来汉学在俄罗斯的蓬勃发展。

  “如今俄罗斯很多地方设有汉语教学中心,编写了俄语版汉语教学大纲,一些中学已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授课。学术界对中国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关注。”她说。

  谢梅纽克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俄文翻译工作。她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俄文版的译者,此外还翻译过张爱玲、苏童、麦家等中国作家的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在俄罗斯一直深受欢迎。例如,《道德经》已经出版了十多个译本,四大名著也在不断再版发行。”谢梅纽克说。

  在谢梅纽克看来,中国文学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对‘人’这一主题的关注是俄中两国文学的共同点之一,这拉近了俄罗斯读者与中国文学的距离。”

  2021年3月4日,学生在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课堂上学习汉语。新华社发(叶甫盖尼·西尼岑摄)

  “鲜活的声音”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普希金曾将译者称作“文明的驿马”。

  黄玫认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长盛不衰,离不开一代代中国译者的辛勤努力。

  “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几乎全部被翻译成了中文,不仅如此,一些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也能在问世后较短时间内被译介到中国。”她说,“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人民。”

  目前,黄玫正在着手重译《安娜·卡列尼娜》和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等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此外她还积极投身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已翻译出版俄文版《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等书籍。

  “译者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整准确地将外国优秀文化介绍给中国民众,同时也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发展成就充分传播到其他国家。”黄玫深感责任重大。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随着两国在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领域合作不断加强,译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谢梅纽克说。

  “他们不仅仅是‘文明的驿马’,还传递着有助于两国人民彼此相知相近的‘鲜活的声音’。”她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非洲媒体:非中合作新举措将推动...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中国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
服贸会的朋友们丨参展商:互惠共...   2024年服贸会正在北京举行。本届服贸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跨境旅游合作领域,各国新老朋友都...
金正恩会见绍伊古 朝中社:进行...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朝中社报道,当地时间13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会见了到访的...
【我们的中国故事】麦启安:用创...   这是一次相约已久的对话。  作为中英文化交流的践行者,英国公共外交和中国问题的专家、2013年中...
从0到16万!从追赶到领跑!!   万里江山 铁路纵横  一个流动的中国 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  从0到16万公里  从追赶到领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