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中国修的路,获塞专家点赞:“半小时就到,愉快的经历!”丨世界观
创始人
2024-05-14 18:37:22
0

  中新网5月14日电 (记者 甘甜)“我坐过连接贝尔格莱德和诺维萨德的列车。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因为只花了28分钟就到了诺维萨德。如果没有列车,你就得乘坐汽车或公共巴士,而这将花费1个多小时。”

  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谈及匈塞铁路,结合自身经历予以高度赞赏,直呼这条铁路快捷又方便。

  资料图:3月17日,旅客乘坐高铁从诺维萨德前往贝尔格莱德。 任卫云 摄

  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全长近350公里,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贝诺段线路长约80公里,于2022年3月19日开通运营。

  拉杰瓦茨对中新网记者介绍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塞中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多个合作项目相继落地,贝尔格莱德建成了横跨多瑙河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极大便利了当地民众出行;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的斯梅戴雷沃钢厂也重现生机与活力,5000多名面临失业的员工重返车间。

  她指出,这些项目对于提高塞尔维亚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地区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塞两国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塞双边贸易额由2016年的5.96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43.5亿美元。2022年,中国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直接投资来源国。

  在拉杰瓦茨看来,塞中两国友谊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历久弥新。她指出,早在前南斯拉夫时期,双方就结下了深厚情谊;新冠疫情发生后,中方又向塞方提供多批医疗防护物资,还派遣专家组前往塞尔维亚。

  “得益于同中国的铁杆友谊,塞尔维亚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拉杰瓦茨说道。

图为伊沃娜·拉杰瓦茨。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中塞两国互访人数增长迅速,“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塞尔维亚持续升温,当地学习中文人数不断增加,开设塞尔维亚语的中国高校数量也大幅增加。目前,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已开始运行。

  拉杰瓦茨对此表示,扩大塞中人文合作极为重要,双方可以支持学者和学生双向交流,塞尔维亚民众也应当更多地前往中国,了解当地文化。她还期待,两国在旅游、农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推进合作。

  在采访最后,拉杰瓦茨表达了对塞中关系的期待和祝福。她说,在塞尔维亚,有人会用“天空是唯一的限制”来形容一段深厚的友谊或关系,但在她看来,塞中关系拥有比这更加广阔、光明的前景,她相信,塞中合作将继续蓬勃发展,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猷君:青年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
【国际漫评】鳄鱼的眼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敦促以方采取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
印尼鲁昂火山大喷发   中新社雅加达4月18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一座火山持续喷发,它将一道红色的...
安理会就以伊冲突举行紧急会议 ...   当地时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就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举行紧急会议。  中国常...
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   随着金价接连走高,银行理财也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记者注意到,北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
昌响e文明|网络大V走进未来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安俐)近日,由昌平区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昌响e文明...
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清廉龙江”微信公众号消息,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原总经理王立宪涉...
南方有较强降水过程 内蒙古东北...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三天南方地区有较强降雨,关注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