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不多!肉眼可见,民营银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自2014年3月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工作以来,至今已成立19家民营银行,但总资产约2万亿,还不到一家头部城商行,其中5家民营银行占据半壁。民营银行操作空间大。相比之下,大部分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都没有达到1000亿元,部分资产有所下降,这在营收上也是一家独大。微众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64亿元,净利润37亿元,超过其他18家民营银行利润总和,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银行只有3家。
中国的银行种类很多,目前民营银行比较少。从年报来看,他们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有三家进入了百强银行。民营银行如果没有存款保险条例,在经营过程中基本无法前行,也很难发展到这个规模。目前规模超过1000亿的民营银行有4家,这4家银行的储户数量都超过了2亿。
为缓解净息差压力,银行业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包括10家民营银行,其高息存款策略将难以为继。此外,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持续下沉,民营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生存空间岌岌可危。在私人银行出现的二十年前,这是一个谣言。所以民营银行知名度不高,愿意向新储户倾斜资源。
一个民营银行副行长的工资能达到这种水平吗,那几年,民营银行给力,没什么好计算的,退休指日可待。随着民营银行声誉的上升,随着大环境的一年一年的下行周期,对于老储户的力量慢慢没有了。可能意想不到的是,各大国有银行在季末也很厉害,尤其是在季度一夜。估计很多民营银行都通知存款了,都被储户拿走了,是时候弄国有银行了。
大部分是商业银行,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商业银行行长年薪几十万。私人银行只能靠平时,愿意投资新储户。否则,各大节点根本无法与国有银行竞争。银行的季度末,如果指标没有完成,银行家们就会通宵达旦。到了这个季度末,银行家就更难熬了,因为对于银行的老储户来说,都是年化下行的信息。尤其是私人银行,主要是招揽新客户,提升知名度。所以现阶段他们更愿意为新储户倾斜资源。